November 4, 2012

型格的咖啡學人~The Coffee Academics

近年我對咖啡店漸漸生一種依賴,放假尤其旅行時總想往咖啡店跑,人越大越怕人多擁擠,亦不喜歡在街上漫無目的地走,最愛找家有特色的咖啡店,點杯咖啡,慢慢坐,慢慢喝,有特色的咖啡店更是絕佳的攝影題材,可以拍眼前的景物,也可翻看舊照片和朋友閒聊一番。一杯咖啡,一部相機,就能讓我渡過悠閒的時光。

樂見香港越來越多有主題的咖啡店,讓我這種愛泡咖啡店的人有更多選擇,這晚有幸出席The Coffee Academics的博客活動,讓我了解這間人氣咖啡店更多。


我比較少到銅鑼灣的耀華街,因為那邊都是時裝店和酒吧,最近去都是因為光顧Cafe Kenon和Rondavy。位於耀華街盡頭的The Coffee Academics,增強了耀華街的咖啡氣息,17呎高樓底的店舖設計搶眼非常。

不少博客和我都有同一疑問,這麼大的舖位以前是甚麼商店呢?據知這地方以前是臨時停車場,難怪大家都無印象了。


咖啡店外圍主要用木做素材,感覺溫暖,而咖啡店裡面裝潢以紅磚牆做主調,帶有復古味道。店方亦巧妙配以雲石枱和大型吊燈,令餐廳增添一點華麗感覺。


The Coffee Academics起名簡單易記,中心思想亦非常明確──咖啡學人,一個希望提升咖啡文化的地方,它是本地知名餐飲集團HABITU的新慨念品牌,以Caffe Habitu這品牌最深入民心吧,每次到這間咖啡店我都忍不住點Oolong Tea Latte、Earl Grey Tea Latte和Rose Latte,反倒沒有點它的咖啡呢!


The Coffee Academics裝修一絲不苟,而設備也是講究得很,亦具個性,好像上圖的La Marzocco Linea咖啡機,把咖啡機的外殼拆掉,換上了三塊厚厚的防彈玻璃!上面還寫上Keep Calm and Fight On的字,為咖啡店增添點點人情味道。而咖啡機上擺放的兩副墨鏡屬於咖啡師所有,其中一位咖啡師是虔誠信徒,因此把十字架也放在這裡。


精品咖啡文化近年在港慢慢流行起來,最受歡迎的是睇得又飲得的意式咖啡,看到精美的拉花圖案有誰不心動?其實咖啡的世界很大,沖泡咖啡的方法還有很多很多,這次在The Coffee Academics就遇上了冰滴咖啡、Chemex手沖咖啡和Aeropress咖啡。

紅磚牆前有如在做實驗的玻璃器皿,就是冰滴咖啡,原理是利用冰溶後的冰水,一滴一滴滴在咖啡粉中,要靠冰自然溶化產生的冰水去沖泡咖啡,時間之長可想而知,平均6小時才可以滴出1公升咖啡。沒有經過熱力沖泡出來的咖啡,口感比較清新,據知適合配以較酸和特別甜的咖啡豆。

Aeropress咖啡據稱是現在歐美流行的沖泡工具,靠身體向下壓來擠出咖啡,成品可以做出近乎Expresso的濃度,但當然視乎你的下水量和咖啡粉的份量,用這個儀器炮製咖啡,水量、水溫和咖啡粉份量不同,都可炮製出不同風味。上網看了看Aeropress的東西覺得很有趣,看到篇博文有詳細圖解,搞到我心思思想買個在家玩玩看。XD


在店方未開始介紹咖啡店特色前,我甫坐下就點了杯慣常柯打的Cappuccino,我真有眼不識泰山啊!怎麼不點此店的特色咖啡呢?不過這杯Cappuccino亦很不錯啊,拉花精美,味道香醇,咖啡和奶香的平衡不錯呢。


接著由此店的Brand Manager Bruno Koo為我們講解及示範Chemex手沖咖啡,Bruno是2012年亞洲區咖啡師大賽的味覺評審,亦是香港咖啡師協會的創辦人,2011年聖地牙哥世界咖啡拉花大賽亞軍得主,名銜好多啊!當晚接觸的他是個平易近人的咖啡師呢~

Chemex手沖壼我是第一次見,其設計簡單得很,像沙漏的玻璃壼,中間最窄位置以木圍繞,木圈外繞上皮繩,單看到它我不會聯想到原來是沖泡咖啡的工具啦,看資料說它是在1941年由德國柏林大學的化學博士發明,難怪那麼像實驗室的器皿啦,它設計之美更令它成為MoMA紐約近代美術館的永久收藏品,真厲害,這裡可以看到更多資料。

沖泡咖啡前先用熱水燙過Chemex,讓它Warm Up,然後把濾紙摺好放在壼口,為了沖泡咖啡過程更精準,把壼放在電子磅上就更好,這樣就知道下水的份量了。把咖排粉倒在濾紙上,第一次下水只需把咖啡粉沾濕,靜待30秒,讓咖啡萃取得更好。時間到就以繞圈方式分兩次倒入適量熱水,經濾紙滴出來的咖啡就完成了。


Bruno分別用Chemex沖泡3種咖啡豆,第一種是Colombia Andes Supremo,幼滑的口感帶輕微的酸度,偏向橘子和果仁的味道;第二種是來自埃塞俄比亞的Yirgacheffe,比第一種有多一點點的層次感,味道帶苦,但同時帶著Rasberry和蜜糖的味道;第三種是Nicaragua Limoncill Ertali,來自尼加拉瓜,甜酸度相似,既有橘子酸味亦有似蜜糖的甜,三者中這款最具層次感。

平日Coffee Tasting一般喝由咖啡機沖泡的Espresso,這次喝Chemex沖泡的咖啡,感覺較容易接受,較易感受到咖啡的不同味道。

店方會把當日賣的咖啡豆口味寫於牆身黑板上,此店更提供Custom Blending服務,可按客人/公司要求的口味配搭咖啡豆,更可儲存在店內。


此店另一大特色,是將炒咖啡豆的過程呈現在客人面前,咖啡店的一旁就是Coffee Roasting Room,裡面設置了一部德國大Probat烘焙機,據知每日下午都會有咖啡師駐場示範。


這晚我們走進Coffee Roasting Room內一探究竟。


上圖看到的咖啡豆,是在做Cool Down的工序,原來就跟煮餸一樣,煮好的菜式不能一直放在已煮熱的鍋內,否則熱力會令食物保持升溫,所以炒好的豆要取出來冷卻。


這間Coffee Roasting Room就像小小的咖啡實驗室,豆究竟炒好了沒有?原來會利用儀器看看咖啡豆的深層結構。


「咖啡豆都是深啡色的」是一般人對咖啡豆的印象,原來咖啡豆由Green Bean焙烘至最深色的Italy Roast,中間的顏色變化多達九種,不同焙烘度的咖啡豆可產生不同風味的咖啡。

此咖啡店除了賣咖啡,飲品和食物選擇比一般咖啡店為多,食物選擇有沙律、三文治、Tapas、風乾肉、芝士、蛋糕及雪糕等,當晚我們品嚐了幾款Tapas($48 each、Any 3 for $128)和甜品。


加有西班牙紅酒煮的西班牙辣腸、加了Paprika與Oregano同煮的BB八爪魚是味道較濃的兩道Tapas,送酒也合適。


可能是放涼了的關係,感受不到白酒蜆的酒香,但蜆肉還是好吃的;烤磨菇簡單炒過已經Juicy好吃。


特色牛肉丸淋上番茄醬,肉丸加入像飯粒的東西和松子,令口感不單調,味道比一般肉丸甜;烤煙三文魚三文治($78)用料簡單,加入最夾的刁草酸忌廉,即烘即吃的話味道不會差。


甜品選擇是批撻款式,包括士多啤梨吉士撻朱古力撻檸檬撻,淺嚐了1/3件檸檬撻,愛酸的我嫌不夠酸。


The Coffee Academics是The Academics其中一部份,這個系列還有The Food Academics、The Tea Academics、The Sweet Academics、The Choco Academics、The Skin Academics。Food就在Coffee的樓上,所以也順道參觀一下。


我好喜歡這裡的絲絨梳化和牆紙的配搭啊!


廚房是開放式設計的,牆上畫了些分子分解圖和食譜,原來是這裡招牌豬的製作方法。


餐廳環境很舒服,位與位之間有相當空間,暫時只供應Tasting Menu,之後才推a la carte菜式,亦會舉辦Cooking Class。最吸引我的地方是面向廚房的"Private" Room,其實沒有任何實體隔音門隔開,但就獨處一角甚至私密感,是另類的Chef Table。

臨離開前上圖的粉紅色波點Hand cream吸引到我的目光,一問之下原來也是The Academics的出品,所以會見到罕見的Made in Hong Kong字樣。

謝謝公關的邀請讓我了解更多,開闊了咖啡的眼界。近年我覺得咖啡師是一份十分有型的工作,咖啡店設計得越來越chic,咖啡師變得越來越有型,不信可以來這間店看看。

The Coffee Academics
地址:銅鑼灣耀華街38號地下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